道家成语有哪些?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宠辱若惊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大器晚成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知白守黑
知足不辱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原意思是说: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用以说明“第一步”对于“远行”的重要性。后来,人们引用这一成语,意在强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3章。原意是说:知道(了解)别人的,叫做“智慧”;了解(知道)别人的叫做“高明”。后来,人们把“自知者明”演化成“自知之明”,用以指了解自己(多指缺点)了解透彻的能力(常与“有”、“无”连用)。
3.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出自老子《道德经》第13章。原来的意思是说:得宠和受辱都会使人情绪失常。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荣辱》中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后人便将“宠辱”演化为“荣辱”,并将“荣辱不惊”用来指胸怀坦荡、不计得失。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6章。所谓“知”,在这里是“智”的意思;所谓“知者”,就是指“智者”。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多说话,好说话的人就不是智者。
5.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6章。据《韩非》、《战国策、魏策》、《史记索隐》所引,以及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所释,老子《道德经》所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中的所谓“夺”,在这里作“取”之用;流行的成语亦作“取”。老子对“取”“与”关系的辩证思考,认为社会人事的发展有其吉凶祸福倚伏的变化之机:已经发生的“给与”,是将要发生的“夺取”之先兆;将要发生的“夺取”,虽然隐蔽,其实已从已经发生的“给与”中透露出一定的信息。
6.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1章。原意为:贵重的器具总是最后才能完成。后来,人们将此作为成语,意思也延伸为:有大才能的人往往成名较迟较晚。后来多用于赞誉对成才、成名较晚的人。
7.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5章。意思是说:真正心灵手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表上看上去好像很笨拙。
8.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一词源自老子《道德经》第45章的“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后来,“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引申为“大智若愚”或“大智如愚”。如苏东坡《致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若愚”谓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却好像很憨傻、很愚笨。
9.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8章,即:“知其白,守其黑。”意思是说:心里虽然是非分明,为内心光明,行为洁白,但却要貌似蒙昧,以沉默自处。
10.知足不辱
“知足不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4章。所谓“知足”,就是“知道满足”;“辱”,即“屈辱”。其本意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屈辱。“知足不辱”作为成语,意义有所延伸,即:自知满足的人欲望低,不贪求,随遇而安,所以就不会受到侮辱。
门道打一成语
答案只有两个,分别是歪门邪道、旁门左道。
1、歪门邪道。
解释: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出处:梦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2、旁门左道。
解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朝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判断宾语、定语。
成语什么门什么道
旁门左道:
1、解释:旁:旁边,偏。 门:派别。左:不正。道:路。指非正统的学术流派或宗教派别。泛指不正当的方法、门径;
2、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3、近义:歪门邪道、左道旁门、旁门外道、旁门歪道;
4、反义词:不二法门。
门上一个道字猜一个四字成语
1、遁是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遁入空门指避开尘世而入佛门,指出家为僧尼;
2、出处一,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3、出处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十八章有: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4、也作遁迹空门。
道门打一成语疯狂猜
旁门左道
解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许仲琳《封神演义》: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近义词:歪门邪道;
反义词:不二法门;
例句:马克思主义理论刚传入中国时,曾被许多顽固分子视作旁门左道而大加斥责。
带有门道的成语有哪些
左道旁门: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邪门外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旁门歪道:指不正经的东西;亦指不正经。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旁门邪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同“旁门左道”。
门和道打一成语
谜底有:旁门左道、歪门邪道、邪门歪道、旁门外道、旁门小道、旁门邪道等。
详细解释:
1、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2、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3、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4、旁门外道: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5、旁门小道: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6、旁门邪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瓮字然后一道门加一个人打一成语
请君入瓮:比喻以整治别人的办法,用来整治他自己。此成语揭露了酷吏的残忍,也教会人们一种以牙还牙的斗法,同时告诫人们不要作法自毙。
出处:
1、《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2、《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
什么门什么道的成语
1、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2、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3、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4、旁门外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5、旁门小道: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歪门邪道的来历
歪门邪道和旁门左道、歪风邪气都可以指不正派的门路和方法。但旁门左道能指非正统的宗教派别;也能指学术方面的思想;方法;而歪门邪一般不能。和歪门邪道相比,歪风邪气侧重不正当的作风和风气;歪门邪道则侧重不正当、不正派的方法和途径。
典故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带有门道的成语有哪些
- 带有门道的成语有哪些
- 登门道谢 登门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