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历史故事 黄庭坚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黄庭坚的历史故事

一、黄庭坚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与黄光和尚

黄庭坚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来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称花光和尚。仲仁酷爱梅花,每值春暖花开,他就终日坐卧花间,吟诵赏玩。曾于月夜见梅影映窗,疏影摇曳,悄然可爱,于是欣然提笔摹写。此后,他的梅花画技大进,将梅花枝干虬曲、疏影横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墨梅画法的始祖。黄庭坚对仲仁画作称叹不已,夸他所画梅花“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观和苏轼留下的诗卷给黄庭坚观赏,并且画梅数枝及烟外远山相赠。苏、秦都是黄庭坚在京城的至交挚友,但两人均先他而逝。在长沙,黄庭坚遇到了秦观的儿子和女婿。穷困潦倒的他们,正护送秦观灵柩北上。黄庭坚见到两位晚辈,竟握着他们的手失声痛哭,随即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此时此地,又见亡友遗作,想起官路飘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汹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快阁名闻天下

中国南方楼台亭阁甚多,但快阁算得上是中国闻名的古阁楼建筑之一。快阁雄踞在泰和县城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也常登阁游憩,并于元丰五年(1082年)赋下脍炙人口的《登快阁》诗。此后,“阁名遂大著”。史载:“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

为母亲洗涤

史载: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与舅舅斗对

有一天,李常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书房时,李常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吟顶真上联道: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才思益发敏捷。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李常见外甥小小年纪便能对出这样难度较大的联句,从此对黄庭坚更加器重、爱护,着意精心栽培,使之进步更快。

收藏中华震旦角石

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远古时代的动物明星——头足类”展览上,一块曾经由黄庭坚收藏的珍贵化石当之无愧成为“镇展之宝”。它是一块距今4.6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左侧保留了黄庭坚的真迹。长度达到19厘米、宽11.4厘米、高度2.5厘米,表面很光滑。左侧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并署名“庭坚”,下方还有章。该诗文是黄庭坚早期之作。而化石很可能是黄庭坚在1079年,也就是被罢免国子监教授之后其前往江西太和县任知县期间所得。这块“中华震旦角石”并不算大,但由于刻有黄庭坚的诗文,它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

二、“渐入佳境”出自哪里?

渐入佳境的典故出自大画家顾恺之,《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意谓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用来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味逐渐浓厚。

三、请问“以毒攻毒”的生理依据是什么?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时代的周兴、来俊臣是出名的酷吏。周兴犯了事,武后令来俊臣审讯。来深知周兴为人狡诈,恐难招供,于是故意请教周:“罪犯若不招供,当用何法?”周说:“这事容易,取大瓮,四周用火烤,让罪犯坐进去,没有不招的。”来俊臣当即命人备瓮设炭火,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下你了,招是不招,请君人瓮!”周兴吓得面如土色,只好认罪。这则历史故事,留下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典故,也给发明创造以启发:“以毒攻毒”,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以毒攻毒,在医学上早有应用。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以毒攻毒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它是用有毒的药来医治某些“恶毒”的病。如用蛇毒配制的药剂治疗毒蛇咬伤、镇痛、医治麻风病、关节炎和癫痫症等;用蝎毒治疗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现代医生用癌症患者自身的癌细胞来治疗癌症,也已不是什么神话。

以毒攻毒,从基本原理上讲是一种相生相克现象。这种对立统一规律无处不在。因此,当我们运用以毒攻毒一招时,就应当从医学领域跳出来,站在更广泛的天地里去思考“相生相克法”的应用,以获取更多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式的发明创造成果。

例如,人们利用红蚂蚁围歼蔗螟,以虫治虫,便是农业领域内的一项发明。

原来,在甘蔗林里,活动着许多践踏甘蔗的“土匪”——蔗螟。这种害虫长得白嫩、柔软,有一对锋利的牙齿。当甘蔗长到快有一人高的时候,它们就爬到甘蔗节上咬开一个洞,钻进甘蔗茎里肆意糟蹋,使好好的甘蔗枯心、腐烂,被风一吹,大片大片地折断。

对蔗螟的危害,人们想了许多方法来对付。如喷药,人捉,都无济于事。

然而,小小的红蚂蚁却能对付凶恶的蔗螟。一发现害虫,红蚂蚁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蔗螟咬死。即使蔗螟已经钻进甘蔗茎里,红蚂蚁也会跟踪追击,把蔗螟咬死,拖出洞外,运回“家”中食用。

以虫治虫,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人们发现英勇的红蚂蚁只喜欢在水沟池塘边的甘蔗地里生活、战斗。在其他甘蔗园里,却看不到红蚂蚁的身影,蔗螟仍可以“逍遥法外”。

如何使每块甘蔗园都布下红蚂蚁的“战场”,对蔗螟展开全面歼灭战呢?

蔗农们在生产实践中,想出了一个调遣“红蚁兵”的好办法。

每年四五月间,最怕遭水灾的红蚂蚁知道南方的雨季开始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从低温的地方向高处转移。蔗农们就趁这个机会把一只只细管子插在红蚂蚁转移的路上。管子是芦苇制的,上下两节,节中有一个小孔。逃难中的红蚂蚁一旦发现这个理想的“避难所”,就成群结队地钻进管子里,还用泥土封住上面的空洞。

几天以后,蔗农们看到管子上有用泥封口的就拢起来,收集到一块。

在干旱的季节,红蚂蚁是不想无缘无故转移的。这怎么办呢?蔗农们就用“人工降雨”的办法,逼迫它们迁徙。

他们先把一只只细管子插在蚂蚁窝的附近,傍晚时候,在蚂蚁窝附近的另一方向浇水。红蚂蚁本来忙了一天,准备安心睡觉了,完全没有料到会大难临头。它们不得不匆忙地迁移。在逃难的路上,一发现附近的细管子,就争先恐后地钻进去。

就这样,蔗农们每次能收集到几百只、几千只管子,然后,把一只只装着红蚂蚁的管子插遍甘蔗园。红蚂蚁在一个新的地方定居下来,生活、繁殖,在甘蔗茎上紧张地爬上爬下,对蔗螟展开了一场全面的歼灭战。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噪音早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害:它损伤人的听觉器官,造成“积累性”的心脏病、心血管疾病,使人心跳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全身无力等。长期以来,人们防治噪音的方法有二:一是禁止使用发声器,如城市主要街道禁鸣汽车喇叭;二是装隔音罩、消音器等。显然,前者使用范围有限,因为它无法使所有发音设备都默不作声,后者有结构大成本高之忧虑。有没有新的降噪办法呢?有人提出了“以噪降噪”的发明新设想,并研制出一种技术装置,能发出与设备噪音强度相当、波长相等、峰谷相容但方向相反的“特制噪音”,从而势均力敌,相互“中和”抵消,使噪音污染的环境变得寂静。

世界上的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许多“同根生”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相生相克”。正是这种客观规律,才使得人们能够实现以毒攻毒、以虫治虫、以噪降噪式的发明创造。

运用以毒攻毒法,要发现“毒物”、‘“毒事”,然后逆反思维,想想看能否用同样毒的事物去治之。在实施以毒攻毒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对根治的对象进行“毒情”分析,找出其危害性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属性,然后抓住要害提出“相生相克”的技术方案。至于能否让“罪臣”低头认罪,那得靠科学实验这个“法官”来行事了。

假如某飞机场鸟害为患,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能否“以鸟治鸟”呢?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