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琅琊典故?
琅邪,今作“琅琊”,读láng yá,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
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治东武 (今山东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北魏治即丘县(今山东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二、琅琊阁典故?
典故如下,
据传,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的首席谋臣王导曾在摩陀岭山顶修建了高阁,邀请司马睿登高望远,观察山川形制。司马睿登高四顾,只见此地高于众峰,四周群山起伏如朝拜,远望可见长江如黛、钟山如螺,山下沟壑纵横、泉溪潺潺,可藏兵百万于山中,一时心中激荡不已。
突然,高阁边出现了“山市蜃楼”,如仙境降临,王导灵机一动,高呼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吉兆,吾王在此厉兵秣马,定能厚积薄发、克承大统。于是,琅琊王司马睿顺势采纳了王导的意见,稳定了军心民心,在滁州西南摩陀岭休养生息、厉兵秣马近十年,而后果然一鼓作气、率部渡江、攻下了建邺(南京),于公元317年即晋王位,公元318年即皇帝位(晋元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演绎了一出“五马渡江,一马成龙”的历史传奇。
司马睿认为摩陀岭实为其转运福地,故把封号琅琊王赐予摩陀岭,从此摩陀岭更名为琅琊山,而当年司马睿、王导曾登高所建的高阁则被命名为琅琊阁。
三、关于琅琊的典故?
琅琊,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都城,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捍卫周王室“尊王攘夷”遂迁都于此。
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于公元前468年迁都到琅琊。越王勾践都城琅琊,位于今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越王勾践及其以后的七位越王在此经略越国达224年之久。九龙口古城址周长约5公里,三面环山,东面朝海,朝海的一面有半月形城墙,现残存高度为10余米。
四、琅琊首望典故?
琅邪王氏成为天下首望的原因分析
琅邪王氏之所以长盛不衰者,不唯德行,更兼文化,还有传家大智慧:
那就是琅邪王氏族人非常清醒地知道,“帝王者天下之公敌也,家传文化世以为宝”,而放弃自家宝贝,去做天下之公敌,是智者所不为也。
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王氏权势可谓盛极,有族人王敦者有夺皇位之举,因族人王导等众人不从,故敦败而身死,故而王氏之盛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琅邪王氏得姓之祖,是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太子晋以仁爱大德受到百姓爱戴,虽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德行仁爱更受百姓推崇,以至于死后百姓以为他升仙而去。
琅邪王氏公认的开基始祖是西汉的谏议大夫王吉,而王吉的德行,为乃祖之亚,他在西汉为五经博士,谏议大夫,世以为吉廉洁清素,直言敢谏;不为私利,一心为民。
经学为子孙所继承、直谏亦为子孙继承,他的子孙中成就最大的便是24大孝之一的王祥和弟弟王览,他们的孝、友德行,以及他们的忠贞清素,为世代之官范,帝王曾以王祥为师,学习以德治国之道。
如果说德行使得琅邪王氏成为名门望族,而真正使琅邪王氏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奕世之盛,千年不衰者,德行之外,家学文化是其重要原因:有先祖王吉开创的经学,有祥、览二公开创的孝友文化,有王氏书学,琅邪王氏数代皆好书法,其中代表人物当推书圣王羲之,王羲之之后,历代不乏书法大家。
还有几代人努力遂渐成熟的王氏青箱学,朝代更替频繁的南北朝时代,世人默认的只有琅邪王氏代表主持新皇加冠礼,方才名正言顺,是因为王氏青箱学继承了中华民族近3千年来,儒家礼仪文化,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琅邪王氏之学,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兼容并包的大文化,因此,朝代更替,历史变迁,琅邪王氏,600多位族人名列二十四史。后面将选其中具有代表性人物进行简介,以期让更多人了解琅邪王氏文化,从中受到教育,成就一生功名。
五、琅琊榜谋权典故?
1.武则天从感业寺回到宫中,成为昭仪。为了打击王皇后和萧淑妃,武昭仪主动找到那些王皇后不喜欢的妃嫔宫女们,与她们倾心相交,连成一线,并毫不吝惜地将唐高宗赏赐给她的贵重物品全部分给让她们(必倾心与相结,所得赏赐分与之)。
这些妃嫔宫女们得了武昭仪的好处,自然心甘情愿做武昭仪的间谍,秘密观察着王皇后萧淑妃的一举一动(由是后及淑妃动静,昭仪必知之)。王皇后暗中与母亲柳氏求巫祝厌胜这样秘密的事,也被她们发现,告诉武昭仪。武昭仪于是报告给了唐高宗,唐高宗由此决心废后。
待王皇后萧淑妃被废,成了新皇后的武则天更是不留余力地在唐高宗身边安插眼线。麟德元年,唐高宗在政事上总被武则天挚肘,心有怨气,又得知武则天引道士行厌胜,于是他密召宰相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这时武则天的情报网又发挥作用,唐高宗身边的人赶紧跑去通知武则天(左右奔告后),武则天赶来与唐高宗沟通申辩。多情又懦弱的唐高宗后悔了,把责任推给上官仪,停止废后。
六、求琅琊山的典故及相关传说和历史故事?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因宋代文人欧阳修在此地做官,与民同乐,并写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而得名。
七、琅琊榜历史原型?
琅琊榜原著小说的背景是架空的,其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故事。
琅琊榜中梅长苏历史原型是陶弘景,麒麟才子,玉树临风,以平民的身份介入宫廷斗争,乃至军国大事。
八、琅琊榜历史出处?
1、《琅琊榜》的原著是架空的,所以小说中的朝代自然也是虚构的,但电视剧中却把朝代设定为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大通年间。
2、南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历史上南朝经历了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分别是:宋、齐、梁、陈。电视剧《琅琊榜》则是第三个朝代,建于公元502年,史称萧梁。
九、琅琊郡历史人物?
琅琊颜氏:
颜氏始祖始于周代,出自黄帝轩辕氏,开基于小邾国,颜回第十八代祖小邾子颜友,是颜姓受姓第一人,尊为始祖。由于颜回以德著称于世,在颜氏族谱中,颜回被尊为一世祖。至春秋时期,颜氏家族成为鲁国的卿大夫世家。颜回第二十四代颜盛,在三国魏时,先后任青、徐二州刺史。颜盛在任徐州刺史时,把颜氏从原居的曲阜城迁到他治下的琅琊国的临沂城附近。因颜氏代传孝恭,故人们称其所居处为”孝悌里”。至西晋时期,颜盛子颜钦任东莞、广陵太守等职。
琅琊诸葛氏:
琅琊诸葛氏是汉末三国时期诞生于琅琊阳都的名门望族。三国时韦昭在《吴书》中指出: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琅琊诸葛氏,主要指诸葛亮家族。
皇族龙兴之地:
司马懿之子司马伦在司马炎代魏后封琅琊王。咸宁三年改封赵王。司马炎代魏后封东莞王的司马伷在咸宁三年改封琅琊王。司马伷之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司马觐之子司马睿袭封琅琊王。后即位为帝,即东晋元帝
十、琅琊台的发展历史?
琅琊台曾是历代帝王、文武大臣、文人骚客、名家方士向往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迁徙都城到琅琊,在此起观台,望东海,会盟诸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国后,设琅琊郡,曾三次登临琅琊台,立石刻。《琅琊台刻石》由李斯亲笔手书小篆,为现存字数最多的秦代刻石,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原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海上》、苏轼的《书琅琊篆后》等诗词华章更让琅琊台成为驰名天下的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