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父
说起屈原,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来自屈原的《渔父》。
诗词欣赏
渔 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诗人介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词赏析
这是屈原被放逐到江南武陵龙阳(今常德汉寿)时所作的一首散文诗。这里面提到的沧水和浪水就在汉寿,也有人说是汉水的沧浪江,当代书名楚辞专家马茂元紧扣作品来理解,认为于史于实,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屈原由沅入湘,在沅江下游汉寿沧水和浪水遇见渔父而作。
这首诗除开头几句和结尾一句叙述描写之外,主体部分全部采用对话形式,让屈原的思想同渔父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突出他那卓尔不群的高洁品质。作者在说明了自己被流放的处境,描写了自己“憔悴”、“枯槁”的形象之后,接着写渔父“见而问之”,提出“何故至于斯”的问题。作者的答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明了自己不容于世而被排挤遭放逐。
然后写渔父动说屈原,先示以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原则,再用两个“何不”的反问,提出随波逐流的具体建议。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这一反问批评了屈原不能与世推移的行为。屈原的回答则是以“新沐弹冠”和“新浴振衣”表明自己追求人品的高洁,并且表示,为保持高尚的节操,“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渔父没有能以自己“与世推移”的思想影响屈原,于是“莞尔”而笑,“鼓枻”歌唱而去。这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归结全篇。渔父之“去”,当然还是去避世隐身,垂钓江滨,欣然自乐。而屈原则不能像他那样。他虽被放逐江湖,却忘不掉楚国,忘不掉现实。在国破家亡之际,他决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屈原坚强不挠的意志,“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就在这种对照中充分显示出来了。
本篇中的沧浪歌,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古歌谣,意思是比喻人的行为要适应客观实际。渔父之所以唱这首歌,是因为直接动说屈原退身自保无效,想从侧面启发引导屈原思考,希望他能觉悟像自己那样归隐自全。屈原当然不会为其所动。
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常德诗墙
中国常德诗墙是以常德城区防洪大堤为载体,历时十年修建的一座大型文化工程。全长四公里,选刻诗作1530首,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挥毫泼墨,其间镶刻43幅中外石刻画。当代诗书画界赞誉它为“名邦首创”、“诗国长城”。
诗墙以其“最长诗书画刻艺术墙″荣登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先后获得“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全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新潇湘八景”等殊荣。2003年以来常德市以诗墙为平台举办了六届诗人节,常德市因此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第—个诗词之市的光荣称号。2016年诗墙荣登“最美中国榜”。2017年诗墙荣膺“中国十大诗意地标”之首。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基
编辑:伍 丽
部分文稿来源《中国常德诗墙丛书诗词系列》
往期精彩回顾
有声诗墙|黄庭坚千古名作《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有声诗墙| 杨炯 《从军行》有声诗墙| 杨万里 《插秧歌》有声诗墙|无名氏《菩萨蛮》有声诗墙|嵇康《赠秀才入军》有声诗墙|王绩《野望》有声诗墙|松尾芭蕉 俳句有声诗墙|林逋《山园小梅》有声诗墙|纳兰性德《长相思》有声诗墙|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有声诗墙|龚自珍《己亥杂诗》有声诗墙|张谓《送裴侍御归上都》有声诗墙|王安石《李氏沅江书堂》安乡道中妇人插田有声诗墙|薛瑄《武陵晓泛》有声诗墙丨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有声诗墙丨王守仁《潮音阁》有声诗墙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有声诗墙丨袁宏道《夜宿孤峰顶玩月前此看月江上顶上有善卷坛》有声诗墙丨张旭《桃花溪》有声诗墙丨谢枋得《秦人洞》有声诗墙丨陶渊明《桃花记》有声诗墙 | 李群玉《引水行》有声诗墙| 王昌龄《留别武陵袁丞》有声诗墙 |朱熹《桃溪》有声诗墙 | 刘长卿《云母溪有声诗墙 | 孟浩然《宿武阳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