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乡土天下独家发布,原创保护作者:陈胜乔 编辑:文翟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题为《背井离乡三十年,越来越想念故乡》的小文。文章发布后,一位同龄朋友对我说,他看了我的文章,直想哭。
他和我一样是农村出身。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01
1997年,他师范毕业后到深圳打工,尽管以前听说过深圳的繁华,但走出火车站后仍被满街的摩天大楼和车水马龙惊呆了。与老家对比,更大的反差是先富阶层的生活。因为学历不高,他参加了N次面试,最后进了一家1000多人的私企做行政管理。老板给的工资还不错,每月3000元,在当时,这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讲,是不低的工资。因此,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由于做事踏实、勤奋,两年后老板提拔他当了主管,相当于工厂的管家。
回忆在那家工厂的经历,他记忆最深的是老板开一辆法拉利跑车,听说裸车花了180万,老板嫌它不够威风,又花了十万元改装外观,其中车头加装的一个老鹰扑食的标致,花了5万。每次老板来工厂开着这辆法拉利,油门一“轰”,全厂惊动。离开时,又是“轰”的一声,绝尘而去,很是拉风。
老板还养了一只藏獒,有一米多高,往人面前一站,吓得人直打哆嗦。老板要他每天买两斤牛肉喂它。每天清晨,他从菜市场把牛肉买回来,切成一条一条,看着这只它大快朵颐。
有一年他回老家过年,和父母一起上街割肉,当时他刚还清上大学借的钱,手头不宽裕,老母亲嫌牛肉贵,只许买猪肉。想起自己在深圳帮老板喂藏獒,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让家人过上吃得起牛肉的生活。
后来他离开了那家私企,跳进一家规模更大的民营企业,工资翻倍。到2004年,他的月收入过万元了,当年结婚,不久孩子出生,想到长期租房住不是个办法,于是用多年的积蓄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款,凑足首付在深圳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那时深圳房价还不太贵,他的房子首付只要16万)。此后,总体发展越来越好,但经济仍捉襟见肘,每月还房贷,给孩子买奶粉,到后来交学费、上兴趣班等等的费用,让他从没有轻松过。逢年过节,他虽然会给父母一些钱,但相比家里的开支,占比很小。
02
2007年,他在公司当上了部长,年薪20万,收入上了台阶,责任和压力也更大了。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干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他的老板是个超级变态,生怕他拿着高薪不干活,经常打电话查岗,有时候三更半夜打电话把他叫到办公室臭骂一顿,骂完了,挥手叫他走,又不讲为什么,搞得他万分紧张又莫名其妙。他以前喜欢踢足球、看电影,自己做了部长,再也没上过球场、进个电影院,感觉自己把整个人都卖给老板。
在公司忍气吞声倒罢,妻子对他满腹怨言(指责不管孩子),父母对他也不理解,使他无比烦躁。有一天夜里,他正在公司加班,母亲打来电话,说你这么辛苦,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作。又说他父亲身体不太好,想到深圳来找个医院看病。当时他急着做一个方案向老板汇报,听了母亲的唠叨,无名火气,很不耐烦地回答说:“你说换工作就换工作,有这么容易吗?我现在忙得很,你们想来看病,先到县人民医院去检查看是什么结果再决定,不要动不动就到深圳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他说,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蠢最后悔的事。七天后,他再次接到母亲的电话,听到的却是哭声。母亲告诉他,父亲突发心脏病走了。
赶回家料理父亲的丧事,他跪在父亲的灵位前,哭得很伤心。村里的乡亲却说他父亲八字好,子女不仅有出息,而且很孝顺,而他心里明白,自己很对不起父亲。想起父亲当年为送他读书,四处打工、借钱,更是心如刀割。
03
一转眼十年过去。这些年他到另一家企业工作,职位不高不低,收入还稳定。现在他和妻子一起每月收入3万元。前几年提前还清了第一套房子的贷款,想到夫妻双方父母老了,孩子也大了,将来房子不够住,把原来住的房子卖了,用房款和贷款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四居室。他很庆幸2004年买了那套房,卖掉得了400万,否则,这一辈子也别想买这么大的房子。
在很多人看来,他现在有房有车,算是妥妥的白领、成功人士。但他说,他没一点安全感。
表面上,他们夫妻月收入有3万元,但他还欠着银行200万的房贷,每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要用来还房贷。用在孩子教育上的费用也惊人,加上现在物价贵,因此,一年到头下来,几乎存不了钱。他戏谑自己,劳碌半生,至今没有摆脱贫困,一直要为银行打工,不知何时是尽头。
更忧心的是,人到中年遭遇职场危机,自己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老员工,看着周围层出不穷的985、211毕业的小鲜肉,真的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某天老板为了降成本,找个理由把自己开掉。
还有,因为以前身体透支厉害,身体也不行了,眼花,牙松,坐久了打瞌睡,精力大不如前。
他说,他现在特别能理解前几年中兴网信公司程序员被解雇后的跳楼行为。一个中年人,表面光鲜,其实早已不堪重负,突然失去工作,没了收入,不讲别的,单是房贷就能把他逼上绝路。压死中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真的很轻。
现在,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到22楼自家的阳台上,看偌大的都市雾霭飘动,霓虹闪烁。回忆自己当年两手空空来到这座城市,通过努力实现有家有室,会有小小的满足感。有时又会想到,自己在这座城市拼搏半生,耗尽青春,至今仍在挣扎谋生,又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他说,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哪一天也失业了,没人要了,没了收入,会不会像那位中信工程师一样,纵身往楼下一跃。
04
他还和我谈起了故乡。
30年前,当他离开老家到市里读书时,心里只一个想法:一定要留在城市。但到今天,却越来越想念故乡。不仅因为老家还有亲人,也因为那儿的慢生活和日益改善的环境。如今的老家山清水秀依旧,虽然经济欠富裕,但相比30年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通水通电,而且水泥公路通到家门口,开通了宽带,京东、淘宝送货到村里。
最羡慕的是以前同学的生活。他们虽然读书不多,但家里普遍建了大房子,有的还是三层别墅。如今,很多人已处于半退休状态,子女成家,没有房贷。他们农忙时在家种田种菜,农闲时去县城打工补贴家用,每月都能回家看父母,亲近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他也想过回老家生活,但当年考学将户口迁到了城里,老家已没有了自己的地,而且自己也干不了粗活。再说,妻儿也绝不会同意回去生活。他说,他现在只有硬扛,祈祷自己不要失业,不要生病,未来平安。
听完他的故事,我找不到话来安慰他。
我们本质上是同一路人。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岁月艰难,谋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乡土历史文化。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大家留言并分享,以鼓励作者继续写作。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毕业于湖南工商大学。做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报纸主编。现在南粤某著名企业工作。业余专注乡土写作,冀望以绵薄之力推介家乡的历史人文故事。
主编:陈胜乔 编校:文翟
- 2024年06月2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