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
吉县职业中学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7903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择业方向主要是养老机构,即各类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包括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集中养老服务机构等;老龄产业相关机构,包括老年产品生产机构、老年产品销售机构、老年服务相关机构等。
五、就业范围及岗位
(一)就业范围
序号 | 专门化方向 | 就业岗位 | 职业资格 |
1 | 临床护理方向 |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护理岗位 | 护士执业资格初级证 |
护理员资格中级 | |||
养老护理员证初级 | |||
“助产士”资格证初级 | |||
2 | 康复护理方向 | 临床医院功能科室、养老院等疗养机构社区服务机构 | 护士执业资格初级证 |
康复治疗士初级 | |||
3 | 老年护理方向 | 养老院等疗养机构,社区服务机构 | 养老护理员证初级 |
(二)职业资格证书
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养老护理员(初、中级)、保健按摩师等资格证书等证书。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等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崇高价值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七、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核心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
2.自觉遵守各项生产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生产安全意识;
3.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优质服务意识;
5.具备养老护理员行为规范;
6.具备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
7.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
8.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专业能力
1.专业知识
打好扎实的外语、计算机及中西医基本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和现代康复治疗、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宽阔的科技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事业心和创新意识。
2.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和现代康复治疗技能能力,养老服务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能力,食疗、药膳知识能力。
3.基础能力
(1)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能力;
(2)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3)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4)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5)计算机数据处理、操作能力;
(6)一定的本专业外文资料阅读能力。
4.综合能力
(1)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能力;
(2)敬业与团队能力;
(3)竞争与组织能力;
(4)创新与创业能力;
(5)自学与钻研能力;
(6)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5.毕业生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
能够清晰地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的传递、表达和交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时代有关问题;具有基本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文化知识;具有企业文化知识。
(3)业务素质
具有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系统掌握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和现代康复治疗、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宽阔的科技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事业心和创新意识。
(4)身心素质
身心健康,能调控自身心理情趣,树立自觉锻炼、终生锻炼身体的意识;达到国家规定的中职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适应各种环境。
八、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能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专门化实训、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德育
德育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初步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与创业的准备。
(2)语文
语文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现代文阅读与欣赏训练、文言文阅读与欣赏训练、实用文体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信息搜集整理与运用能力训练。注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为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策划与实施提供基本语言的支持,加强语文实践,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英语
英语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听懂英语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同时结合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渗透本专业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4)数学
数学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应对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历史
历史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正确看待家乡,了解祖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贡献自己才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7)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艺术欣赏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基础课程模块: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病理学、药理学、信息技术基础、德育、应用文写作、英语。
(2)专业课程模块:
基础护理、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急救护理、护理心理学、社区护理。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临床护理方向
中医护理学、老年护理
康复护理方向
康复功能评定、作业治疗学(0T)、言语治疗学(ST)、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等
老年服务方向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看护、老年人膳食与营养配餐、康复理疗技术
(4)选修课程模块
拓展模块一:国情概要、中国文化史概要、人与自然、民俗与风情、社会学基础、家政与生活技术、遗传与优生、性健康教育、口腔材料应用、演讲与口才;
拓展模块二:推拿与按摩、舞蹈、瑜伽、现代服务礼仪、棋牌、茶艺、戏曲等;
拓展模块三: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健身、社会福利政策及应用、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学基础及老年政策法规应用、伦理学等。
(三)组织实施
1.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本专业教学特点,第三学年按专业方向安排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及教学实习,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
2.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就业岗位需要以及目前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情况,设置3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临床护理方向、康复护理方向和老年护理方向。学生可按本专业设置的特色方向,选择某一方向的课程项目进行训练。
3.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堂与岗位”、“教学与实训”相互融合的培养平台,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工作项目,实现课堂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让学生切实体验工作流程,实现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零过渡”,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零转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按照学校“四六三”教学改革分组模式将学生分小组,做好人员分工。教师示范与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惑、指导相结合,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5.建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环境氛围。
6.逐步建设全真性职场教学环境,根据教学要求新建护理实训室并不断完善已有实训室。合理设计校内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工位配置、操作规程和标准、人员配置以及环保规范等,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搭建理实一体化职场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隙对接。
7.建立学校、合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多方互动评价机制,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准员工化”、分级分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突出技能和规范标准化及熟练化的考核。
九、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周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教学 | 18 | 18 | 18 | 18 | 4 | 76 | |
理论考试 | 1 | 1 | 1 | 1 | 4 | ||
实训考试 | 1 | 1 | 1 | 1 | 4 | ||
假期 | 6 | 6 | 6 | 6 | 24 | ||
总计 | 52 | 52 | 4 | 108 |
十、专业教学计划总表
(一)文化基础课(630学时)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 36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 | 36 |
3 | 经济社会与政治 |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 36 |
4 | 哲学与人生 |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 36 |
5 | 语文 | 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 144 |
6 | 数学 |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 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 144 |
7 | 英语 | 学习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 144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 72 |
9 | 体育与军训 | 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 162 |
小计 | 810 |
(二)专业课
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学时数 | 开课学时和周学时 | ||||||||
合计 | 理论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六 | ||||||
16 | 18 | 18 | 12 | 6 | 42 |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1 | 入学教育 | 1 | 30 | 30 | 0 | 一周 | 12周教学6周实习(学分6分) | 毕业实习42周(学分42分)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40 | 32 | 8 | 2 | |||||||
3 | 人际关系与沟通 | 1 | 36 | 36 | 0 | 2 | |||||||
4 | 应用文写作 | 2 | 36 | 36 | 0 | ||||||||
5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24 | 24 | 0 | ||||||||
6 | 音乐 | 2 | 60 | 15 | 45 | 1 | 1 | 1 | 1 | ||||
7 | 体育与健康 | 3 | 64 | 0 | 64 | 1 | 1 | 1 | 1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32 | 12 | 20 | 2 | |||||||
9 | 英语 | 2 | 36 | 36 | 0 | 2 | |||||||
小计 | 17 | 358 | 191 | 167 | 8 | 4 | 4 | 4 | |||||
专业基础课 | 1 | 人体解剖学 | 4 | 128 | 68 | 60 | 8 | ||||||
2 | 生物化学 | 2.5 | 64 | 34 | 30 | 4 | |||||||
3 | 生理学 | 3.5 | 64 | 34 | 30 | 4 | |||||||
4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 3 | 96 | 72 | 24 | 6 | |||||||
5 | 老年病理学 | 2.5 | 72 | 54 | 18 | 6 | |||||||
6 | 护理礼仪 | 2.5 | 72 | 18 | 54 | 4 | |||||||
7 | 养老机构的经营与管理 | 3.5 | 72 | 72 | 0 | 4 | |||||||
8 | 护理学基础 | 5.5 | 126 | 63 | 63 | 8 | |||||||
小计 | 27 | 694 | 415 | 279 | 22 | 22 | 0 | ||||||
专业课 | 1 | 营养学 | 3.5 | 72 | 48 | 24 | 4 | ||||||
2 | 中医护理学 | 6.5 | 140 | 48 | 92 | 4 | 4 | ||||||
3 | 内科护理学(含传染病) | 4 | 126 | 90 | 36 | 4 | 4 | ||||||
4 | 外科护理学 | 4 | 108 | 84 | 24 | 9 | |||||||
5 | 康复机能评定学 | 4 | 72 | 40 | 32 | 4 | |||||||
6 | 老年社会工作 | 3.5 | 60 | 40 | 20 | 5 | |||||||
7 | 急诊护理学 | 3.5 | 54 | 24 | 30 | 3 | |||||||
8 | 康复护理学 | 5.5 | 54 | 24 | 30 | 3 | |||||||
9 | 老年护理学 | 4.5 | 60 | 30 | 30 | 5 | |||||||
10 | 老年健身养生学 | 3 | 54 | 44 | 10 | 3 | |||||||
11 | 护理心理学 | 2 | 36 | 30 | 6 | 3 | |||||||
12 | 健康评估 | 4 | 72 | 36 | 36 | 4 | |||||||
小计 | 48 | 908 | 538 | 370 | 0 | 11 | 22 | 26 | |||||
总计 | 92 | 1960 | 1144 | 816 | 30 | 30 | 30 | 30 |
十一、考核与评价
由学校、用人单位共同实施评价,基本素养和文化知识及技能主要由学校通过学生课程学习的作业、课堂提问、出勤、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顶岗实习评价以实习单位为主,通过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方面,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基本素养评价
基本素养包括品德素养、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组织协调三个方面。具体要求:
品德素养: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劳、文明礼貌、勤俭自强、乐于助人。
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
敬业精神: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学习和工作态度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具有奉献精神。
组织协调:能积极参与组织各项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2.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评价
专业素养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具体要求:
文化知识:文化基础好,知识面宽,开设的公共课基础扎实,信息处理能力强。
专业基础:开设的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常识掌握到位,专业知识面开阔。
专业技能:开设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学得扎实,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与岗位要求实现对接。
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成绩构成:按照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3.顶岗实习评价
考核成绩参照实习单位鉴定以及学生个人的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及格及以上者获得相应的顶岗实习学分。
(1)优秀
实习态度端正,遵守实习纪律,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绩优异。
(2)良好
实习态度端正,遵守实习纪律,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绩良好。
(3)一般
实习态度基本端正,能较好地遵守实习纪律,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4)及格
实习态度基本端正,能较好地遵守实习纪律,基本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实习报告。但不够完整、条理。
(5)不及格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未达到实习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不认真,内容有明显错误;未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时间三分之一;实习中有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
十二、教学运行与教学质量保障
(一)组织保障:为了保证本专业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学校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在组织上为专业建设项目提供保障。主要职责是:(1)制定专业领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制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3)设计、调整专业课程体系;(4)制定、修订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5)组织实施专业教学改革方案;(6)负责教师的培训及专业人才的引进。
(二)政策法律保障:在国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大形势下,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务院转发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等等。这些政策法规将会成为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措施。
(三)行业保障:本专业紧密联系养老服务行业,行业的不断发展是本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为本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能够有力地保障我校重点专业的建设。
1.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与运行,学校制订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
2.顶岗实习制度
招就办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使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作用,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l 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l 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l 招就办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4.资金保障
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在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软件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并设立专项经费。
(五)教学质量保障
1.组织机构
成立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成立教学管理团队,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
2.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按照学校“四六三职场导学”教学模式评价要求,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对实践教学合理评价。
4.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准确地进行实训与实习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促进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特点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3)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评价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根据教学的特点,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5.评价内容
(1)学生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本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职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调查研究、动手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评价
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实训实习管理与发展的评价
对实习管理者和实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有:领导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养老机构的学习氛围、实习实训项目的开设、教师和教学设施的配备、课外活动的开展等。对本《标准》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分析,及时加以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发展。
3、考核办法
考核类型和项目 | 考核方式 | 考核时间 | |
实训技能测试 | 平时成绩 | 随机技能测试 | 课后 |
实训报告,见习报告 | 实训后 | ||
期末考核 | 口述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期末 | |
技能综合测试 | |||
顶岗实习考核 | 平时成绩 | 实习日志评价 | 每周由指导老师完成 |
终末考核 | 实习鉴定评价 | 最终由实习机构完成 | |
毕业实践报告 | 返校后由指导老师完成 |
十三、毕业条件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3.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十四、建议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朝阳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受到了国家及地方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学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但是,本专业面临着招生规模小、教材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验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的发展与成长。除了学校负责理论和技术考核,满足当前社会需求,适应当前学生各层次的实际状况,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外,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力上加大支持力度,解决本专业发展瓶颈,为我国养老事业培养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十五、编写单位和人员
1.编写单位:吉县职业中学
2.编写人员: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