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
本期导读:
在李忠秋看来,“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面对中国思维教育的缺失,结构思考力学院将“改善国人思维”作为使命,致力于做思想的启迪者,而绝非知识的搬运工。
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嵌入场景,让思考的力量“看得见”培训行业,需要更多产品经理
本文是2020年7月推送的第24篇干货,计4102字,阅读时间6分钟。文 | 徐璿 本刊记者来源 | 《培训》杂志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R. Covey),是李忠秋的职业偶像,因为“他一个人,凭借一部巨著,以及一门令人终身受益的课程,将富兰克林柯维打造成了世界顶级的管理培训公司”。
李忠秋说,尽管距离目标还相去甚远,但六年来自己分秒未停,正一步一印,朝心中的灯塔迈进——2014年创业至今,他一个人写完一部畅销书《结构思考力》,并率领一支60人的团队,打磨出一套同名系列课程,年交付可达3000天。
交出这份亮眼的答卷,与李忠秋集于一身的三种视角密不可分。“如果我只有讲师视角,就不会有今天‘结构思考力’的品牌;如果只有产品经理视角,也不可能形成如今‘产品中心’的独特商业模式。”
而在这些角色定位中,“产品经理”一直是他最重要的标签。
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培训》:从高校老师,到职业讲师,再到创办结构思考力学院,是什么让您发现了思考力的奥妙,并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 李忠秋:一路走来,我之所以意识到“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主要有三个契机。
首先是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我是地道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家乡之后,发觉自己的状态和身边来自大城市的同龄人有些不同。研究教育多年才明白,区别恰恰在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实事求是地说,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很大程度上依靠苦学和强记,缺乏一种思辨的客观环境。而城市则拥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是高校工作带给我的触动。毕业后我进入一所大学当老师,负责招生和就业指导,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咨询求助,学生们普遍对于专业或职业方向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孩子从小到大习惯了“被安排”,正在逐渐失去独立的信息收集和判断能力,而这在中国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第三则来源于学员的反馈。进入培训行业后,最初我并没有把“结构思考力”放在心上,当时开这门课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学员快速整理工作方案,形成总结报告,并能够清晰地表达。
但是到2014年底,这门课的线下学员已接近10万人,大家普遍反映,课程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思维方式。
不仅如此,国内教育界近年也加大了对思维技能提升的研究,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涵盖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个维度。
种种声音让我开始正视“思辨”的力量,也直接促使结构思考力学院将“改善国人思维”作为使命——做思想的启迪者,而绝非知识的搬运工。
《培训》:您传播结构思考力多年,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含义?对您自身和他人而言,其价值体现在哪些层面?
李忠秋:实际上,结构化思维是人类理性思考最底层的思维方式,因为理性思考的基础是逻辑,而逻辑的颗粒度则是结构。随着探究逐渐深入,我发现它更是一种习惯和态度,一旦养成,将大大增强对问题本质的掌控能力。
正如庖丁解牛,当了解牛体的结构之后,他眼前所见已不再是整只牛,而是内部的肌理和筋骨,下刀时自然游刃有余。
这些年在讲授“结构思考力”的同时,其实它也反哺了我,比如工作中,我开始尝试从不同视角拆解这门课。首先作为一名讲师,我需要从“编、导、演”的角度,尽可能优化课程的编排设计和现场呈现;
后来基于“产品经理”的自我定位,要求我立足课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研发、营销、运营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2014年成立结构思考力学院之后,我转而以创业者的身份,思考课程产品在整个培训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由此可见,即使面对同一事物,思考的结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在我看来,结构思考力一方面加速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破解,甚至进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弥补了国人在理性思维上的普遍缺失——与西方思维强调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相反,东方思维偏向感性,更习惯从宏观层面看问题,而这往往会导致信息传递及问题解决的无序和低效。
嵌入场景让思考的力量“看得见”
《培训》:结合当下的企业人才现状,您认为,哪些个人能力问题体现了思考力的缺失? 李忠秋: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学员群体的综合分析,我们梳理出三类共性问题。
首先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在职场中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冲突点之一,而其核心恰恰在于表达者的思路是否清晰。
其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VUCA时代,我们面临的永远是变幻莫测的新境况、新挑战,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仅完全“供不应求”,甚至也没有“对症”的既定方法或经验可以借鉴。
唯有主动收集外部信息,并基于自身对复杂问题的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实则正是思考独立性的体现。
第三是创新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本身会禁锢想象、限制创新,其实这是错误地将结构化思考的动态“视角”与框架、模板等静态“定式”划了等号。
已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创新都不是某个瞬间的灵光乍现,而是有方法论作支撑。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将“设计思维”分解为同理心思考、需求定义、创意构思、原型实现、实际测试五个步骤,借用结构化方式激发创新。 《培训》:对于这些能力缺失,学院自主研发的“结构思考力”系列课程如何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其核心特色有哪些? 李忠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四年的持续开发和迭代升级,针对每个模块各设计了两门课程,从思考表达、演讲呈现、问题解决、项目管理、商业创新、商业论证六个维度展开。
2018年,我们搭建起三个模块、六门课的课程体系“结构思考力?Ⅲ”——先帮助学员形成严谨的结构思考习惯,继而增强演讲呈现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再重构现实难题,确定突破口和实施计划;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并产出产品原型之后,进一步掌握商业论证管理的全流程,令项目投资更高效。
当中,“透过结构看思考表达”是整个体系的支柱,也是我们自2014年成立结构思考力学院以来一直坚持打磨的核心产品。现在学院每年可以交付3000天课程,“思考表达”占了80%。
此外,我们也开始向不同的行业、岗位纵深,陆续推出了细分领域的定制应用课程,力求打造一个立体化的产品组合。
而从全局来看,我们在研发这一系列课程之初,就确定了三个“硬指标”,即场景化、成果化、通俗化。
必须承认,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相对抽象,为了让它的落地过程更显性,我们以场景导入,在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业务情境,如工作汇报、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引导学员运用结构化思考工具,解决具体场景下的实际痛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一步一练”的教学设计,每讲授一步,学员就当堂演练一步,最后在课程现场直接产出实战成果。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将所有的理论方法通俗化呈现,让学员能够“一听就懂,拿来即用”。
近年来,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员工人数上万的大型企业,越常将“结构思考力”作为全员轮训课程。在我看来,轮训的目的已经不再限于提升某个群体的思维能力,而是将其上升到组织语言的层面,借此统筹全局。 培训行业需要更多产品经理
《培训》:我们注意到,您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自己“产品经理”的角色,对此您如何解读? 李忠秋:虽然多数时候,我对外是结构思考力学院的讲师形象,但实际上更是公司的产品经理。从这个视角出发审视培训产业链,我发现要想形成团队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关键就在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因此,学院从创立伊始就专攻产品打磨,而把运营、销售、推广等环节交给其他培训公司,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产品中心”的商业模式,看似利润有限,实则可规模化持续发展。
以“透过结构看思考表达”为例,一个单品一年可以交付数千场,这在本土版权课中实属罕见。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和整个团队对产品的专注是分不开的——我们笃定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也因此抵制住很多诱惑。
在我看来,现在的培训行业不缺优秀讲师,也不缺精品课程,缺少的恰恰是产品经理。
《培训》:具体而言,“产品中心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李忠秋:“思维类教育产品提供商”是我对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定位,因而,团队核心工作包括两部分。
第一件事,打造品牌。一方面,我们会与行业协会、社群联盟等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得到、吴晓波频道等C端增加曝光,以此扩大结构思考力IP在业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
第二件事,聚焦课程研发和讲师培养。正如之前所说,结构思考力学院自始至终专注于产业链中最擅长的产品环节,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团队作战”形式,所有人围绕一门课集中发力,这与市面上常见的“孤军奋战”就形成了指数级的差距。
与此同时,学院还摸索出一套“严选、精育、强用、细留”的讲师赋能流程,四个月就能交付成熟的“结构思考力”课程讲师。筛选过程中,所有考核采用积分制,依据排名晋级,录取率仅3%。
目前,我们已经借此打造出一支拥有23位签约讲师的阶梯式全职讲师团队。 《培训》:未来,结构思考力学院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深耕和发力? 李忠秋:从横向上看,我们仍然“咬定产品不放松”,以学院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继续扩充思维技术的垂直品类,不断丰富“结构思考力”的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近年来聚焦的重点领域——纵向往下延展,打造出全新品牌“杏壳思维”(Thinker),为5~12岁的少儿提供在线思维训练。说到底,思考力的塑造本就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而不是到了职场再来“补课”。
为此,我们在2015年底成立了结构思考力学院少儿部,即“杏壳思维”前身,开始以公益形式孵化该项目,课程开发完成后,在北师大附小试点了三个学期,2017年开始转训小学老师,直到2018年才从学院剥离,正式上线独立运营。
总体而言,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依然坚定,“以思维改善为己任”。同时,计划针对各个年龄段推出不同产品,构建一个拥有多个子品牌的思维教育集团,真正将“思考力”融入企业培训和文化教育的脉络中。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往期文章推荐
人社部的这些好政策,早知道早受益!
平淡无奇,乏善可陈……想告诉你写好年中总结的九个秘密!
从《游戏改变世界》看培训课堂管理
致考生:你只管努力,我们做好新员工培养方案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