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原文
社会不停发展,产品愈加丰富,这样的时代里人的分工也愈加明确,一切似乎都向效率看齐。如今企业招工,都要求求职者有明确的技能储备,明确的奋斗目标。例如会计负责计算与整合,经理负责综合信息,而老板负责基于信息作出决策。职位高低无非是个人自由度多少的分别罢了,到底也只是公司这台巨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在这样的逻辑之外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所谓“不器”,是我在思考社会的机器性与人的相互作用时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语录,觉得是个很合适的类比,《为政篇第二》中的原文为:
“君子不器”
君子是孔子认为的一种理想境界。《论语》全书即孔子从多个侧面对“君子”这一理想进行侧刻,并践行的记录。这一理想达于自我融洽、社会融洽,在人生的矛盾中贯通灵活与坚守,因而也很抽象且难达到,但其所寄托的多种理想使其具有讨论价值。君子不器,也即君子不应该像一件器物一样,只具有某种固定功能。这里孔子并没说君子该像什么,只否定了以“器”框定人的做法。但千年之后我们的社会愈加朝着人器同质化的方向发展:一切似钟表般精确组合,并向着预定目标运行。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我们是否已在“成器”的途中偏离了人的本真?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教育体系在对人的塑造中互相刺激,共同进化。我总结三个特点:(1)现实意义上每人都需要“成器”以获得生存资料。没有技能等于没有谋生之术,不能打动人的刚需,便没有交易的资本,除非孤身养活自己,否则会被集体排斥而凋零,这是功能化对于人的必要之处。(2)人器同质化增强了社会的机器性,其效率必将提升,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生活物资的速度必将加快,总量也将提升。(3)人器同质化同时带来人的异化——成为机器。机器可因质量问题被丢弃,而人却复杂得多——人有主观情绪,不似真正的机器零件般默不作声。社会面临争论:人是该成为社会机器的一员,推动社会的物质进步并作出相应的精神牺牲,还是该守护其所具有的超越机器的、更广大的本性?
【1】社会进化的方向社会在生产力提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追求发展效率,以创造更多物质基础来养活人口。在这个过程中,生产集体对个人的使用会类似于机器对零件的要求:功能明确,配合高效。但当社会生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是否还需要延续这样的机器化生产方式呢?如今的社会已经显现出诸多现实问题——物质过剩,精神呆滞。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并不似预想的高,本质来说即如糖类、水、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平衡提供。但当生产水平高于基本需求时,卖家会进行广告宣传,刺激消费欲以扩展市场,买家之间的攀比心态同样也会刺激新的购买欲望。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模糊的问题,即在基本水平以上的生产力提升,创造出了多少实际价值?以物质水平而言,的确使得人的营养更加均衡,从而增长寿命;但以精神成果而言,并没有显著效果——本质上,精神成果的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力没有太大关系,即勤学勤思,一以贯之。这决定了物质水平的提升并不会刺激精神成果的产出,反而可能使人分神而减少精神投入。物质与精神之间如何平衡,是社会在目前的机器化进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2】教育体系,与人在社会中的目的人的功用性离不开教育体系的引导。从应试教育中的以语数外考高分为起点,无数考生就已走上为分数而磨练相应答题技巧这条路;继而延伸到高等教育,国内的课程体系与授课水平普遍而言仍主攻培养工程师,导向性明显,少有学术平等与自由争论的氛围。人之所以成为器,很大原因在于他所受的教育在其思想尚未独立之前,就已向着一个预定方向培养他。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也有弊。前文已提到过器用性在集体社会谋生中的必要性,此处补充说明弊端——人本身的价值需求与审美需求是超出机器的。人常处在对自身价值的寻找中,无论是挣钱养家,还是因不愿割舍的情感而坚持生活,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证;而物质达标的人们还会进一步有审美需求——自然性,和谐性,这些贯穿科学与艺术的准则。有时审美需求甚至能升级成为基本需求之一。一个人要拥有探寻自身价值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前提是其思想初步完备并具备独立性。但工程化的教育体系做不到这一点。以体系公认的目标型、器用型作为培养目标,可以大批量输出工程人才,高效但缺乏灵活性,缺乏使学生逐渐具有思想独立性与完备性的教育基础。
人最终的目标,也许该是一生中能够做到自洽,以及离世时能够自我平复。这也是个体意义上对每个人的祝福。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需要个体自我的觉醒。“不器”的讨论,对这样的觉醒应是有益的——人朝着使自己精神更加独立、更加完备的方向,不断磨砺奋斗。
- 2024年06月2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