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是什么意思
假如存在一种药物,给孩子吃下去,孩子一辈子都很听话,父母让干啥干啥,不哭不闹无欲无求,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孩子无法感受到幸福快乐。
如果存在这个药物,多少父母愿意喂给孩子?
文 | 李雪
欢迎到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所以,到底是否天生的?
我在伦敦Tavistock精神分析中心学习时,老师谈到儿童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在这个体系中被归属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Tavistock是英国顶尖的心理治疗机构,包括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温尼科特在内的一批精神分析史上重要人物都曾在该中心授课讲学。那次学习接触到的老师,也是我迄今为止觉得最专业的。
我们谈到一个问题:同样是早期依恋剥夺,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精神分裂症,有的孩子自杀了,有的孩子却活下来,甚至卓有成就。比如,双胞胎截然不同的命运。
(关于双胞胎的例子,当然,前提是排除那种父母对双胞胎有着不同投射的情况。比如,父母就是看见一个更欢喜,对另一个却无意识的回避眼神接触,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常见。)
老师说到自己的临床观察,加上克莱因的观点,她觉得孩子天生带着不同的本能。有的孩子生本能特别强,虽然遭遇重大的情感剥夺,依然会活下来,并且努力疗愈自己。死本能强的孩子,或许就精神分裂症了,甚至死亡了,包括自杀、猝死、意外死。
这个观点在高级哺乳动物实验中也有佐证。高需求幼崽,和普通需求幼崽,同样得到质量差的母爱,高需求幼崽更容易出现精神问题,普通需求幼崽反而更能熬过去。而当二者都得到高质量母爱,情绪都很平稳,高需求幼崽甚至更平稳,展现更高级的心理发育水平。
同样原理的,暴力犯罪基因,带着这种遗传基因的孩子,遭遇不幸童年,可能比同样遭遇但没有这种遗传基因的孩子,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但如果在充满爱的家庭长大,则一样会成长为充满爱的人。
克莱因说的先天生本能、死本能,我不知道它确切是什么。或许是体现在遗传基因上,或许是佛教认为投胎时带着的业力,再或许并不是完全的先天,而是包括受孕时、孕期间、生产时母亲的情绪心智状态、环境状态等一系列更精微的影响。
再往哲学层面猜想,一切皆是一切的投影。基因、业力、环境遭遇,都是同一个能量的,不同层面的投影,本自一体。
我不知道,包括全世界的科研机构,也不知道自闭症的确切成因。
但我确定知道的是:如果一个孩子不被看见,不断的被父母期待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样的环境,不会有益于孩子的康复。
真正的爱,是如你所是。它不能发电,但没有它,就真的是:生而为人,对不起。
(什么叫“如你所是”的爱,比如说奶睡这件事,一方面是生理需求,一方面是婴儿在确认母婴链接。当妈妈安住当下,再也不期待孩子“早点入睡”,这份爱的链接足够结实,孩子对奶睡需求自然减少,自然能够睡得更踏实更持久。)
基因是子弹,而后天养育环境是扣动扳机的手。我喜欢用这个比喻,来理解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反社会人格的成因。
辅助阅读:《 有爱的能力,是什么样子 》
02
那倒霉模样,正如你所愿
我个人的一个猜想:比如一些基因,被研究发现跟暴力犯罪、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有相关性,这些基因,是否表达,如何表达,表达成什么方向,是极大的被后天养育环境影响的。
比如,与精神分裂相关的基因,它可能被恶劣的养育环境开启表达成精神分裂症,也可能在温暖的养育环境里,表达成对精神世界的高度敏感和深度思考的习惯,更容易理解人的内心世界。
或许一些基因本身并无好坏,只是一种敏感度的潜质,如果要中正的命名,可以称之为“××方面的高敏感度基因”。基因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以概率态存在,而后天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信念,是主要观察者,也是主要创造者,促成了不同的坍塌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坚信“没有我管着,孩子就不可能自律”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离开父母视线,就很堕落。这倒霉模样,正如你所愿。
假如存在一种药物,给孩子吃下去,孩子一辈子都很听话,父母让干啥干啥,不哭不闹无欲无求,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孩子无法感受到幸福快乐。如果存在这个药物,多少父母愿意喂给孩子?
无论我们曾经如何被观察、被坍塌,做为成年人,学习观察自身,重新养育自己,这是最高频率的、创造性的能量。
每一秒,每一个当下的自我觉知,都在重新创造着自己。
03
事实与逻辑
在我和武志红都曾经参加过的中英儿童精神分析课程上,有一位从事自闭症患儿研究的英国老师,她说:自闭症的早期核心诊断标准是,孩子回避跟所有人的眼神接触。
我提问:假设存在纯先天因素的自闭症,跟后天养育环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那种,那么患儿对所有人眼神的回避,和早期母婴依恋严重受挫导致的硬性回避防御,二者如何区分?
老师答:从症状上无法区分。
事实逻辑已经非常清晰:目前自闭症的诊断是凭症状诊断,没有仪器基因诊断。而在症状上,母婴依恋受挫也会导致自闭症症状。所以,我们无法确认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
换句话说:在自闭症诊断标准里,必须至少有一条是母婴失联不会出现的症状,才能得出“自闭症跟后天养育绝对无关”的结论。
但我们可以确认的是:母婴依恋受挫的孩子,在改善亲子关系后,心理健康状况会得到较大改善。
在中英儿童精神分析课程上,专业从事自闭症研究和治疗的老师还更详尽地解释了自闭症基因的话题。
以下部分,是一位跟我和武志红同期上课的学员“泓锦的心自在工作室”作的补充:
–
所谓纯先天因素,就是经常说的基因问题,其实就是指这个婴儿天然地拥有比其他人更敏锐的感知能力。
伤害、漠视或其他养育环境问题,普通婴儿没有感知到,但高敏感度婴儿能深刻感知,但是又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压力,于是他们只能选择自闭,隔离环境带来的痛苦,让自己活下去。
这也是医生几乎不会跟家长更深一步解释基因问题的原因,因为,基因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如果医生进一步进行解释,就会被自闭症患儿家长投诉。
所以,医生们只能含蓄地讲自闭症属于“基因问题”,因为欧美的政治正确已经不允许讲真话了,反正家长们也不需要真话,他们更需要保护自己不受指摘。
这一点,我们非常理解与同情,但对于自闭症的治疗与研究一点帮助也没有。也正是因为要照顾家长的情绪,自闭症儿童治疗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十年,没有任何进展,只能研究基因,不能进行养育环境方面的研究与治疗,否则就是伤害自闭症患儿家长。
所以,某种意义上,自闭症儿童,被选择性地……遗弃了。-以上部分,来自“泓锦的心自在工作室”。
04
政治的正确,研究的停滞
说欧美言论自由,其实要加上一个定语,叫“政治正确前提下的言论自由”。
骂总统是政治正确,所以随便骂。比如美国“小崔”的访谈那么受欢迎,骂川普几乎是他每期的保留节目。而“黑人的平均智力低于白人”这种客观事实属于“政治不正确的事实”,不能说,说了要丢饭碗的。
“自闭症成因未明,是后天养育跟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真话也不能说,说了要被投诉甚至丢工作,只说是“基因问题”还能得到家长的大笔捐赠,来研究自闭症治病基因,虽然科研搞了十年也没研究出结论。
所以,咱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可以说咱们不能说的话题,就判定对方言论自由。客观地讲,是每个地区的红线不一样。
该地区的红线设置,符合该地区民众的普遍心理发育水平,是大家集体潜意识选择出来的。当一个国家,喷子数量少于尊重客观事实的网民数量时,言论才会真的自由起来。
05
单方面的“温馨”
让我哭得最多的课程,是 Patricia McKinsey Crittenden 老师的母婴依恋观察课。
每天看母婴互动录像,录像里每个母亲都尽力跟孩子互动,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表面看都是“家庭温馨录像”。而反复看细节,尤其是以心理学专业角度看细节,很多录像堪称恐怖片。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母亲用标准安全而温柔的动作看护婴儿,凝视婴儿的眼睛,对婴儿绽放绚烂的笑容,跟婴儿说着什么。我们看第一遍都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高分母亲,直到老师把录像声音放大给我们听。
妈妈在录像里反复说着:跟妈妈说点什么吧,说些什么吧,你对着妈妈笑啦,你很喜欢妈妈,妈妈知道啦。
录像里的婴儿,只有三个月大,而且全程小脸紧绷,一直回避着妈妈的眼神。
看完录像,老师告诉我们背景资料:这个妈妈产后抑郁,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精神科医师觉得她可能已经走出了抑郁,所以来进行母婴互动评估。其实是抗抑郁药物让这个妈妈进入躁狂状态。
每天下课后,回到酒店房间,我都抑制不住地大哭。
妈妈在尽力在对孩子好,而孩子活在孤独绝境中。每一秒都是煎熬。
录像中的婴儿其实还是幸运的。毕竟经过专业评估,特别差的母亲,婴儿会被移交抚养权。
很多家庭,可能每天都在上演这种实则是恐怖片的“家庭温馨录像”,爸妈都是“尽心尽力的好爸妈”,而孩子的痛苦,或许爸妈终其一生也不会知道。
延伸阅读:《 虚假的好妈妈 》
06
被妈妈拒绝的孩子,拒绝这个世界
国际依恋研究协会创始人 Patricia McKinsey Crittenden 做过这样的研究:当一个家庭有男孩儿被确诊自闭症,第二个男孩儿出生后,研究人员开始跟踪观察母婴互动。
之所以这样设置,因为自闭症患者男女比例约为5:1,所以若存在自闭症基因,那很可能是男孩得到遗传的比例大。
研究发现:
最开始,婴儿寻求跟母亲的眼神和肢体接触,母亲发出回避接触的肢体信号,例如回避一下眼神,用手或者玩具遮挡一下视线,拒绝性的微表情等,这些动作很平常、非常微小,转瞬即逝,非专业人员通常无法察觉,敏感的婴儿却能即时捕捉到并且作出反应。
逐渐地,婴儿不再看母亲的眼睛,只看身体。婴幼儿试图接近母亲身体时,母亲也会无意识发出回避信号,例如双手交叉胸前。婴幼儿收到这些信号,放弃寻求接触。
最终地,这个孩子会回避跟所有人的眼神和肢体接触。
老师也说了,这算是好的消息(还有救),愿意做治疗的家庭,孩子跟治疗师得到高品质互动,跟父母的亲子互动也有改善后,孩子会有改善。
另外,我不做心理治疗,也不做自闭症患者和家庭的治疗。我只是讲出我了解到的真相。
延伸阅读:《 孩子语迟:如果不被听见,又何必张口 》
07
母婴失联的创伤
我最好的一个朋友,也是我早年的一个学员,她是我见过的爱的能量最足的妈妈。她跟我说起一件让她非常悲痛的事情。
她亲戚的孩子,从小被换了数个抚养者,大概两三个月就要换个地方养。曾经抚养过他一段时间的爷爷奶奶说,一岁多的时候,孩子还挺有灵气的,喜欢跟爷爷奶奶互动,很可爱。
随着不断更换抚养者,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暗淡,两岁多了不会说话,被诊断为自闭症。
这个时候,我这个朋友很想把这孩子领过来养,她抱他的时候,能感受到孩子对她的渴望,她内心的感受是,以自己的爱,孩子肯定能好起来。但是各种原因她最终放弃了。
孩子的妈妈打听到国内最有名、成立最早的自闭症治疗机构。
该机构创始人是一位妈妈,当年她在孩子六个月时出国两年,等回来发现孩子不对劲,被诊断为自闭症。她坚信自闭症是先天基因造成,是终身不可治愈的疾病,跟后天养育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在她的积极学习和治疗下,作为自闭症机构创始人,她的亲生儿子被自己治成了终身残障。
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自闭症治疗机构。
自闭症治疗机构都强调自闭症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于是朋友亲戚的可怜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就立刻被送进了该著名机构。
孩子刚去的时候还是轻度自闭症,经过治疗后成了重度愚痴,因为愚痴太过严重,最后被扔进临终关怀机构等死,是那种拉了屎就往嘴里送的重度愚痴。
我的朋友时而去看看那孩子,后来看都没勇气去看了,太心痛了,说这个孩子现在已经不像个人了,完全没救了。
现在全家已经当这个孩子不存在了一样。
母婴失联创伤,既有生了孩子母亲就出国走了这种显性的,也有隐蔽的精神失联。比如,上面05段落和06段落里提到的例子。
我们坚持发声,就为了这样的人间惨剧,少一点。
08
一位勇敢的爸爸
朋友带来个好消息,她的前老板,一个儿童教育专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的双胞胎儿子,自闭症患者,终于双双考上了大学。
双胞胎出生于美国,爸爸在美国接受了当时主流的科学育儿理念,在双胞胎儿子2岁时,对他们施行睡眠训练。孩子要哭,就让孩子哭,妈妈都不许去安抚。从那以后,孩子的行为就开始不对劲了,在美国被诊断为自闭症。
然后,这个科学主义爸爸就开始学习自闭症的科学治疗方式,也就是早发现早干预,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结果孩子状态越来越差,眼瞅着真要向终身不可治愈的方向发展,然后这个爸爸开始彻底的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整个认知体系全错了。
然后,这个爸爸180度大转弯,学习心理学,用饱满的爱给孩子百分百的允许。期间他还翻译出版了一本亲子互动的书,销量几十万。
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个核心,让孩子情绪放松和开心,再也不去试图训练什么,再也不想要教会孩子什么。只是跟孩子一起游戏,也请游戏互动的专家来陪孩子玩,让欢声笑语充满家。
我说得似乎很容易,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爸爸几乎是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事儿上,学习看见真实的孩子,跟孩子在一起。
老天不会亏待勇敢面对真相,并全情投入去努力的人。曾经被自闭症专家洗脑说“这是先天的”“终身不可治愈的”自闭症双胞胎,现在生活学习能力正常,看上去就是性格偏内向的普通孩子,其中一个理想是做特教老师,帮助像自己这样曾经折翼的天使。
另外,我的朋友曾经把我写的关于自闭症的文章转给这个爸爸看,爸爸看后说,李雪写的句句在点子上,完全符合我对自己和孩子的观察思考。但是李雪这样写会被自闭症家长骂死,我们自闭症家长群体中,能像我这样愿意反思自己的,太少了。
另外,这个爸爸在对自己整个认知体系进行反思后,又有了个孩子,完全用爱养育,孩子非常好。
推荐这位爸爸翻译的书:《游戏力》
08
如何弥补
读者留言:我儿子出生时黄疸高需要住院照蓝光,出院后就只是安静的睡觉,很乖很听话。现在回头看看他那时的照片,眼神空洞无神现在的眼神还是有悲伤的底色。
李雪回复:好多妈妈问过这个问题,孩子出生时被放进保温箱,以后如何弥补?
首先,父母们停止自责,目前的医疗有很多问题,这不是你们的错。
任何心理防御机制,都不是永恒不可改变的,尤其是孩子。只要父母能看见真实的孩子,孩子会慢慢从防御的世界,回到真实而温暖的世界,也就是走出剧情活在当下。
这需要的是,父母先走出剧情,走出自责的剧情,走出希望自己是神的幻想,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过去,也没有能力掌控未来。仅仅是当下这一刻,当下的自己,当下的孩子,就可以活,就可以享受目前的生命。
作者 |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插图 | 电影《自闭历程》剧照
/ 延 伸 阅 读 /
《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自闭症 》
《 虚假自体:我总觉得活着没意思 》
《 心理成长:并非追求“更优秀的自己” 》
《 拖延症:我想对这个世界负责 》
《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
《 被父母祝福的早恋,是爱与美好的种子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 开 这 颗 跳 动 的 心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