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真迹
近日,经过量子文物鉴定仪的检测,传说1000多年前被唐太宗殉葬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被发现了!
这个鉴定是在一场“古书画量子检测研讨会”上进行的,一幅来自珠三角的藏家“祖传书法”《兰亭序》通过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检测。
名为北京天鉴量子科技公司现场为作品提供量子检测,结果显示,这幅《兰亭序》创作于公元367年,纸张生产年代为公元364年。在提供了真迹鉴定结论后,有人当场估值,该《兰亭序》真迹值5个亿,厉害了,我的《兰亭序》真迹!
那这幅《兰亭序》的“真迹”长什么样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的卷尾,还有几位大书法家的“亲笔鉴定”。
柳公权:书圣真品,传世宝藏——公权鉴定。
怀素:醉来信手两三行,醉后却书书不得——怀素鉴定。
不久,检测结果当即遭到很多人的反驳,因为根据已有的事实,王羲之的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早已流失,目前展示的多是名家临摹本,如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尽管有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之说,但要让人们相信这样的鉴定并产生市场值价(有价无市),就得提供科学的解释,以及获得专业界的认可,而且,现在这个专业界横跨多界,至少包括量子物理、文物、书画艺术及考古收藏界。
目前,所谓量子鉴定《兰亭序》真迹的科学原理并没有公布。当人们要求北京天鉴量子科技公司解释量子科技鉴定古书画作品的原理时,该公司的员工称,这个技术的专利还在审查中,现在不能公布。因此,对于网上的质疑,他们暂时不方便发表评论,只能说等专利下来以后,会进行一个解释。
网友评论
另一方面,该公司的员工也没有把话说死,称目前公司只是能通过仪器来测出来它的年代,至于它是不是真品还有待商榷。“我们现在也不敢完全百分之百地、肯定地这么讲。如果说它的年代,我们认为它这个理论上应该是对的。”所谓“真迹”是民间藏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
显然,这个鉴定真迹已经退步为鉴定古书画的时间和年代了,绕是如此,量子科技就真的能鉴定出古书画的时间?
2017年11月,量子文物鉴定仪的发明人杨建军此前曾对量子鉴定文物的原理做过通俗解读:“自然界的物质存在离不开时空条件,物质原状态带有时间信息能量,人类活动改变了物质原状态,同时改变了物质时间信息能量,通过量子文物鉴定仪捕捉人类活动对物质原状态时间信息能量的扰动,就是量子文物鉴定仪的工作原理。”
这个说法与提取南极冰芯中的物质来观察过去的环境状况有相似之处。通过从冰川(包括冰盖和冰帽及其他类型的冰川)中钻取冰样,破解冰芯中存留的微量物质,可以检测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情况,还能监测现代气候与环境变化、预测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
但是,物质可以沉积在冰芯中,时间却不能,只能通过沉积在冰芯中的物质来推算过去的时间,那么物质原状态时间信息能量是一种什么能量,是否能保留在古书画和文物中呢?至少在目前无法证实。如果不能证实,就只能存疑,并且也难以证明量子文物鉴定仪测定的时间就是文物产生的时间。至于被鉴定的书画文物是否为真迹,又是另外一回事。
尽管量子这一概念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出,但人类能对量子进行操纵,还只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现在,量子通信正还没有到达广泛应用的阶段,而且量子科技应用的领域仅限于量子保密通信相关设备及系统,这些技术并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是在政府、军队、金融机构等使用。普通人要用上量子通信,至少还需要10到15年。
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量子科技和产品及其应用,都可以统称为“量子科技骗局”。当各种产品披上量子马甲招摇上市之时,种种骗局就层出不穷地出现,例如量子茶杯、量子吊坠、量子香皂、量子鞋垫、量子手机贴、量子能量棒等,而且价格离奇。一双量子鞋垫卖到几千元,一只号称可产“量子水”的量子茶杯售价过万元,号称量子吊坠甚至可以辐射出防癌射线……
现在的量子文物鉴定技术不仅能鉴定王羲之的真品,就连其他更早的真品也都能鉴定,如名医华佗的书法“真迹”也鉴定出来了。事实上,也需要存疑。当然,至少还可以用学界广泛认同的其他鉴定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现在文物和书画鉴定能借用的传统可靠手段有目鉴、考订、人物、流派、著录、印章、题跋等,还有被各领域跨界公认的碳14检测。
目前在量子技术鉴定尚未解释清楚原理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采用多种学界公认的方法来交叉认定文物的真假和产生年代,这也是科学鉴定和实证的一种基本方法,可重复和多种手段交叉鉴定,如此才有可能真正鉴定出文物和书画的年代,甚至真迹。
因此,量子科技鉴定文物的真迹和年代,其实需要让量子物理学家、文物鉴定专家和考古学家等来参与认定,如果能获得他们的普遍认可,量子科技鉴定文物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方法、新标准。
来源:全媒体总编室
文字:张田勘(专栏作家)
图片:视觉中国 网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小婷 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