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地形特征?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黄河、松花江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降水较少,热量不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等;南方地区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盛,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主要河流有长江、珠江等,有色金属矿产丰盛.故答案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河流黄河、松花江等长江、珠江等主要矿产煤、铁、石油等有色金属矿产丰盛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等水稻、油菜等

皖南地区地形特征?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即沿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其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低山丘陵连成一片,中间有明显的三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山系,即九华山山系、黄山山系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如清凉峰),它们的海拔高度分别达到1342、1841、1787米,还有皖、赣边界的六股尖达1630米。

香河地区地形特征?

香河县地处华北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香河县地处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天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呈平缓的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在30米60米之间。

香河县是河北省廊坊市的一个县,下辖18个镇、1个工业园区和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约为120万。香河县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河县旅游资源丰盛,有着许多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潮白河生态旅游区、清西陵、康庄大典、香河县博物馆等。

香河县作为河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县,地处华北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一个天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盛的地方。

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位于中南半岛,地形起伏较大,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

东南亚少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岛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沿海地区海拔低。

多瑙河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多瑙河地区地形地?

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海。河源处有两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m和1125m。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芽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

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典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滩多流急。

过林茨后,河道改向东流,进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流出后,进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道分汉,绕过泥抄淤积而成的大、小许特岛(面积1901k㎡)。出科马诺,多瑙河进入维谢格拉德峡,接着河道转向南流,过布达佩斯进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多瑙河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转向东流,直冲南喀尔巴阡山。经过长年的切割,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杰尔达普)峡谷,峡谷全长130km,由4个峡谷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门峡。峡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m,最窄处仅132m,最深处达82m。多瑙河出铁门后,进入下游平原,河谷宽阔,岸边有宽约10~15km的湖泊和沼泽带,河口三角洲长80km,每年以约24.38~30.5m的增长速度向黑诲延仲,三角洲面积5640k㎡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人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多瑙河流域面积广大,约有817,000k㎡(315,000平方千米),内有影响其水源和水情的各种天然条件。

这些天然条件有助于形成一个岔流多、稠密、水深的河网,内有支流约300条,其中30多条利于通航。整个多瑙河盆地,有一半以上由其右岸支流排水;这些支流汇集著来自阿尔卑斯山脉及其他山区的水,占多瑙河总流量或排水量的2/3。

东南亚地形气候特征?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崎岖、山岭众多、多火山、地震。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特别重要,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1080千米,最窄处仅有37千米,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的气候,并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

东南亚气候以东南亚分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东南亚两种气候类型,一种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在赤道附近,包括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由于靠近赤道,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气压低,易形成对流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另一种为热带季风气候,包括中南半岛的大部及南纬5度以南的许多岛屿,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北纬五度以北5到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盛行东北风,在南纬五度以南的地区 干,湿季交替正好相反。热带季风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迎风坡可达5000mm,由于东南亚的热带湿润气候,在那里形成了茂密的热带森林,是与亚洲其他地区的根本区别。

东南亚中亚半岛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盛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陕北地区地形特征?

陕北高原,即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

地貌特征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梁、峁,是黄土塬经沟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黄土丘陵,或是与黄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继承关系。沟大都是流水集中进行线状侵蚀并伴以滑塌、泻溜的结局。延河上游在安塞县故址沿河湾一劈为二:东面一条仍称延河,沿剑华寺、萧关驿、芦子关的川谷伸入靖边县天赐湾与杨米涧的南梁;西面一条当地人亦称杏子河,沿杏河、张渠、豹圪台的沟壑伸入靖边县大路沟西北。沟、涧、湾、台、渠、梁,名字很精确的概括了延河上游源地。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全球屋脊”之称。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中的珠穆朗玛峰是全球最高峰。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其中一个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青藏高原上有全球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多的冰川,覆盖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之二是“湿”,这里是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青藏高原也是全球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分布大致湖泊一千多个,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之三是“平”,虽然海拔高,但山峰之间高差不大,地形相对平坦,“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青藏高原上有许多盆地和草原,如柴达木盆地、羌塘草原等。

黔北地区地形特征?

黔北地区的构造演化与扬子地台的区域构造演化具有一致性,但由于黔北离板块活动边缘较远,因此整体上稍滞后于扬子地台的演化阶段;该地区构造演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中元古代晚期至志留纪提高阶段、泥盆纪晚三叠世中期提高阶段和中-新生代(自晚三叠世晚期以来)提高阶段。

黔北地区褶皱、断裂构造非常发育,褶皱整体上呈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展布,主要以隔槽式褶皱为主。也可见到隔挡式褶皱。

单个褶皱常呈现“S”形或反“S”形,反映黔北地区构造变形以挤压为主,具有走滑的性质。

黔北地区广泛发育隔槽式褶皱。与背斜构造区伴生的断裂普遍发育。

由于岩性和构造条件的差异,常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地貌特征。

断裂展布和褶皱类型影响着黔北地区地层的分布。 黔北地区断裂非常发育,具有多组断裂体系,包含北东向、北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物品向等5组断裂,相互切割、联合,干扰,非常复杂。

断层倾角一般较大,大多在50°~80°,有的断面直立,甚至发生倒转。 在岑页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岩心中,裂缝长度愈长、宽度愈宽、倾角愈陡的层段,其含气性愈高。

对比分析裂缝线密度、Toc、脆性矿物含量与含气量的关系可知:这三者基本具有正相关性,而在最大海泛面1441m处附近,三者基本都达到了最大值。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目的层埋深变化受褶皱、断裂分布的影响较大,在向斜部位,埋深一般较大,而在背斜区,埋深一般较小;在同沉积断层的下盘目的层的埋深明显增大。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裂缝的分布主要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其中以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体系对裂缝的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主要分布位置为不同走向断裂带的交叉部位、断裂带末端和转折部位及不同断裂带之间的部位,这些部位一般为应力集中区,有利于裂缝的形成。

另外,在背斜的高陡部位,也有利于裂缝的形成。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