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什么名字:揭开《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

国歌是何名字:揭开《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

国歌一个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民族的灵魂和历史。在中国,国歌是何名字呢?答案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更是中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团结奋进的象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义勇军进行曲》的起源、创作经过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著名诗人田汉为该片创作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被选为主题歌的歌词。田汉在创作经过中,因其政治立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虽然身处囹圄,田汉依然坚持创作,最终在狱中写下了这首歌的原始歌词。

1935年,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并在探监时得到了田汉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写下的歌词。与此同时,作曲家聂耳得知电影有一首主题歌需要谱曲,便主动要求为其创作。聂耳在收到歌词后,迅速完成了曲谱的初稿,并在前往日本后进行了定稿。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民族需要选定一首国歌。在众多候选作品中,《义勇军进行曲》脱颖而出。虽然在选歌经过中,部分委员对歌词的某些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用词过时,但最终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决定保留原歌词。1949年9月27日,《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代国歌,并在开国大典上首次奏响,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音乐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格,更在历史上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它的歌词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决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这首歌都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拓展资料来说,国歌是何名字?它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国歌作为民族象征的重要性。通过对《义勇军进行曲》的了解,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领悟国歌的内涵,也能更加珍视我们共同的历史与未来。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