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文言文是寓言故事吗?
不是,因为是真事。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蔡伦造纸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蔡伦的贡献如此之多,但其最大的贡献还是造纸术。早在西汉,也就是公元前206 ~公元25年,这时就已经有了用废 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在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技术得以继续发展。皮纸的出现就 是那个时期的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蔡伦作为这项创新技术的倡导者, 在主持研制楮皮纸时,实现了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并扩 充原料来源、革新造纸工艺。中国造纸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至魏 晋南北朝三至六世纪获得发展,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东汉在造纸史中 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就是在这个历史阶段成为促进造纸术发展的 关键人物。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是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在历史资 料中,有关于“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文字记载,从中可以推断,当时的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这种造纸技术的难度相比较于原先所 使用的麻纸,难度要大得多。由于蔡伦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所以,有人推断,很有可能 是蔡伦本人或者是他的尚方下属推动了这项造纸技术的发展。原因是, 他们掌握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件汇聚各种经验,并组织推广造 纸技术研究。用树皮做造纸原料,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这种造 纸的技术,主要是在麻纸工艺改进之上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后来木浆纸的先声。
古代蔡伦造纸七个步骤?
蔡伦造纸有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步骤。
最初的造纸作坊诞生时,蔡伦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树木,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蔑薄薄捞出一层凉干,揭下,造出了最初的纸。人们试用后,发现纸容易破烂,又将破布、烂鱼网捣碎,或制丝绵时遗留的残絮等,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难以扯破。为了加快制纸进度,蔡伦又指挥人们盖起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速度快,且纸张平整。
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东汉的蔡伦于公元102年前后根据前人的造纸术在原材料中加入了树皮、碎布等进行改良,造出了优质纸张,受到朝廷的称赞并进行了推广,从而推动了纸张的广范应用。纸张的广范应用推动了文化暴发式发展。可以说没有造纸术的改进就没有后来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
蔡伦造纸的故事?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 ,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
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