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求冉耕冉雍 冉耕什么朝代_ 冉求的意思

冉耕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具体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他是孔子早期弟子其中一个,位列孔门“四科十哲”中的德行科,与颜渊、闵子骞齐名。

补充信息:

  • 身份背景
    冉耕(约前544—前439),字伯牛,又称冉伯牛,系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他出身于鲁国陶(今山东定陶),后任中都宰(今山东汶上),以德政著称,治理期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诸侯国效仿的典范。

  • 历史评价
    孔子对其德行高度赞誉,曾感叹其因恶疾早逝:“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后世历代官府对其尊崇备至,唐代追封“郓侯”,宋代改封“东平公”,明代称“先贤冉子”并配享孔庙。

  • 后世影响
    冉耕后裔在明代迁居安徽阜阳,形成冉姓聚居地(今颍东区冉庙乡),传承至今约500年。其德行与政治理念对儒家文化及后世社会治理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