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 | 是什么改变了你的命运,让你拥有诗和远方?

_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_
_
_“我大概是个文盲吧”
在网上很多人用这句话进行自嘲
也借此表达对某件新鲜事或现象的惊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提笔忘字越来越常见
是“癞蛤蟆”还是“赖蛤蟆”
是“摩羯座”还是“魔蝎座”
……
对于一些常用词
很多人竟真的写不出
如今针对认得字却忘记怎么写的人
有人调侃这是“新文盲”
即使时代在快速发展
也不能抛弃中华传统文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
“多写”“多看”“多想”
多写:养成经常动手写字的好习惯,写日记、记笔记、摘录等等方式,一方面练字熟悉握笔的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于文字的印象。有时候电脑敲击自动出来的词组是错的,在手边时刻准备一本字典就非常有必要了,遇到不会写的字立即查询加强记忆。
多看:阅读书籍或是观看影片都能加强我们对文字的记忆,但前提是在看的同时,要注意有目的地对字形进行记忆,而不是泛泛而读一扫而过,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提升。
多想: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字体是象形字演变而来的,所以根据字义可以很快记住字形。
今天
是国际扫盲日
除了让自己“多写”“多看”“多想”之外
有一个问题
你是否知道答案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拥有诗和远方
1949年至1969年
中国先后开展四次扫盲
那时
到处都是学文化的景象
↑ 1958年,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妇女100%都是文盲。解放后,她们走进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开展扫盲学习。
↑ 1960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慕士塔格人民公社二大队的社员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学习文化。
1989年10月30日
希望工程建立
你还记得
这双
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大眼睛吗?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
是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中心学校的苏明娟
时过境迁
当年镜头中的小女孩
已经通过接受教育
改变了命运
↑2018年5月29日,在安徽金寨三合实验学校,苏明娟与当年的宣传照片合影。
和苏明娟一样
许多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和家庭困难的孩子
通过希望工程
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 这是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一所县城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课(2004年11月8日拍摄)。
越来越多孩子
通过教育走出大山
改变命运
如今
扫盲
这项巨大的工程
依然在中国的大地上持续着
↑ 2006年1月14日,甘肃漳县三岔镇朱家庄村没上过学的40岁村民贾冬秀在她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帮助下学习写字。
↑ 2006年1月13日,“扫盲夜校”学员在甘肃漳县三岔镇中心小学上课。
知识改变命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
4.5亿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
和年毕业人数居世界首位
70多年来,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人生理想
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让更多的国人可以眼前有诗意、心中有远方
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对
世界文明史作出的杰出贡献
今天是国际扫盲日
愿每个人都有学可上
有书可读
愿书声琅琅、弦歌不辍
今天是国际扫盲日
同时希望每个人不做“新文盲”
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
不断垒金、扫除盲点
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文化人儿”
综合来源新华网微博、樊登书店等。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